今天,我们用亚马逊的例子来讲一讲:公司价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?
在1999年的亚马逊致股东信里,贝佐斯写到一件好玩的事。当时亚马逊成立四年,上市两年,他被邀请去斯坦福大学参加一个活动。提问环节,一位年轻的女生问了贝佐斯一个很棒的问题,她说:“我有100股亚马逊的股票,所以我拥有的到底是什么东西?”
这个问题之所以很棒,是因为它背后隐藏了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: 一个公司的股票背后,代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?
相信这是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。但是,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,世人有很多种不同侧面的解释。而其中最主流的一种说法是: 一个公司股票背后本质的价值,是它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。
请注意,不是现金流,也不是利润,而是自由现金流。这种说法的重要支持者,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巴菲特,还有我们的主角亚马逊,以及它的创始人贝佐斯。
从投资的终极目的,也就是获得回报出发, 巴菲特的“价值投资”理论认为:当我们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,本质上购买的是它未来的赚钱能力。所以“价值投资”里的核心理念就是,一家公司的此刻的价值,应该等于它未来能够产生的所有的现金流的价值。
另外,亚马逊和贝佐斯对自由现金流也非常重视。在1997年,亚马逊历史上第一封年度股东信里,贝佐斯开宗明义就说:“如果非要让我们在公司财务报表的美观和自由现金流之间选择的话,我们认为公司最核心的关注点应该是自由现金流。”之后在长达20个年度的股东信里,贝佐斯不下几十次地反复强调过,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,就是每股带来的自由现金流。
那么,到底什么是自由现金流?商业的本质不是挣钱么?为什么亚马逊最关心的财务指标不是公司的利润,而是自由现金流呢?自由现金流和利润有什么关系和区别?
今天,我们就来讲讲“自由现金流”这个在商业和金融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念。
“自由现金流”和利润有什么不同?一个简单的理解方法是, 利润只是自由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之一 。
它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,但还不全面。因为利润指的是某一个时间段——比如一年里——一家公司通过经营活动能够获取的额外的价值。但是自由现金流还考虑了另外一件事,就是你为了维持或者不断增加公司的利润,所需要投入的额外的钱。
也就是说,你要从利润里刨去维持利润要投入的额外的钱,剩下的才是自由现金流。
比如说你开了一家餐厅,开起来之后,可能经营得不错,一年收入了50万,减去食材、租金、人员工资一类的支出,每年盈利10万。但是,如果你想维持这10万的利润,甚至下一年挣20万,你可能就要更换设备、翻新装修、在后厨准备更多的存货,可能还要预付各种供应商的款,这些都是要额外投入资金的。所以最终,可能你表面上看,每年的利润是正的,但实际上投入的钱很长时间都收不回来。
这个例子也是贝佐斯在2004年的股东信里亲自为他的股东解释的,我把它稍稍做了点简化,不影响我们对自由现金流的认识。
假设你现在发明了一个机器,可以快速地把人运送到自己的目的地。这个机器有点贵,造价1.6亿人民币,不过一年可以运送10万人,寿命可以用4年。假设运送一次的票价是1000块,包括人工、燃料等等这些成本是500块。
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生意是否值得做:
假设你这个机器非常受欢迎,年年爆满。
所以第一年:
你的收入是:1000元/人×10万人 = 1亿人民币
你的成本是:500元/人×10万人 = 5000万人民币
在这个计算过程中,计算利润之前,还有一个东西要减去,在金融和会计领域里叫做 “摊销” 。这个摊销就是实际上你花了1.6亿造这个机器,但是不能在今年就把这1.6亿全部算作成本。由于这个机器寿命是4年,所以在会计上的处理是,相当于每年花了1.6亿/4=4000万的成本。
所以,你的摊销费用=4000万人民币。
这一年下来,你的净利润就是1亿-5000万-4000万=1000万人民币。 听起来好像是个不错的生意。净利润有10%了。
所以,如果你非常看重利润,那么这时候最理性的决定就是——再多造几个机器,给公司多赚些钱——这个逻辑应该没问题吧。当然,我们在这里假设是,你这个机器非常受欢迎,多少顾客都能坐满。
这时候你决定,接下来从第二年开始,分别多造1个、2个和4个机器,最大化你的利润。这个时候你已经知道了,每个机器每年都能带来1000万的利润,所以第二年你的利润是2000万,第三年你的利润是4000万,第四年你的利润就是8000万。
按照这份成绩单,你作为CEO可能就要功成名就、走上人生巅峰、被《财富》杂志评为类似于“世界最有潜力CEO”称号了。毕竟第一年你就给公司赚了1000万,而且后面三年,每年的利润都翻倍。就是苹果和亚马逊也做不到啊。
但实际上,你认为这是个好生意么?
我们再来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看看你的公司。
刚才我们说过,自由现金流不只要包括你每年挣的钱,还要考虑到为了维持或者增加公司的利润,所需要投入的额外的钱。
比如拿第一年举例,这一年你公司的自由现金流,算法应该是:
你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1个亿,减去成本5000万,再减去制造机器的1.6个亿,最后等于:-1.1个亿。
第二年和第三、四年的算法也是类似的,计算的结果是,后面三年的自由现金流分别是:-6000万、-1.2亿和-2.4亿。
第二年的计算方法类似:收入变成了2个亿,减去成本1亿,再减去新制造机器的投资1.6个亿——这一年的自由现金流是:-6000万。
同样,第三年、第四年计算下来,分别的结果是;-1.2亿和-2.4亿。
这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: 如果整体地看这四年你公司的发展,公司一共创造了1.5个亿的利润,表现很好,但是自由现金流却是-5.3亿。
你会发现,你的这个公司,投资越多自由现金流也就越差,也就是需要更多的钱来保持公司的运转,但这些钱是永远赚不回来的。换句话说,做这个生意的最好方式就是,你永远保持公司只有一台机器,永远不扩张。这样起码每年还能赚个1000万。所以本质上,如果你想打造一个可以不断长大、不断扩张的公司,你根本不应该进入这个行业。
这时候你就明白了,为什么说利润无法真实反映一个公司是否盈利,以及是否有发展潜力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: 一个企业长期自由现金流的状况,才决定了它本质上值不值得投资。
那么,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为什么很好呢?顾名思义,自由现金流就是公司可以“自由”支配的钱。你可以把这笔钱用在很多地方,比如:
1、多做营销和广告,让公司的品牌升值;
2、投资在新业务和新科技上,防止小公司把你给颠覆了;把资金花费在营运资本上,例如零售企业购买更多存货,为未来的业务扩张做准备;
3、给员工更好的培训和福利,留住你的人才;把资金花在资本性支出上,扩大再生产,提升企业的长期增长能力;
4、用富余的资金去投资或者收购其他企业,不让资金闲下来——为什么大家能够讨论苹果收购迪士尼的可能?还不是因为经过多年自由现金流的积累,苹果的账上趴着2000多亿美金。
从长期看,这些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好方法。当然,现实生活中的情况,要比我们这个简化的案例复杂得多。
但这正是贝佐斯反复强调的:如果你总盯着利润,尤其是像华尔街一样盯着短期的业绩,很多时候反而会做出伤害公司长期利益的事情。
亚马逊就是一家非常不重视利润的公司,从1997年到2015年,亚马逊的市值涨了接近600倍,但是,这些年亚马逊的利润几乎就没涨过。
(注:纵轴是收入,单位为十亿美金,所以最高点值是1200亿美金;横轴为时间年代;深蓝色线是收入,橙色是利润)
德鲁克如同踢断了那位总裁座椅的四条腿,让他重新站起来思考一个极为严肃的课题——到底我们的事业是什么?
接下来的时间里,这家公司开始重新定义市场,重新定义公司,终于成为了一家全球最大、最具前瞻性的包装企业——TETRA PAK(利乐包装)!利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液态食品包装系统供应商!
亚马逊之所以这么做,本质上就是因为,很多时候公司利润和股东价值、公司价值是相抵触的。所以,亚马逊在提高自己的自由现金流上做出了很多努力,比如提高自己库存的周转速度。因为库存一旦积压,对现金的回流和运转是特别不利的。
那贝佐斯为什么知道华尔街这种短浅目光的危害呢?因为在创立亚马逊之前,他自己就在全世界最好的华尔街基金之一工作。
坚持长期价值主义是市值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,市值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,其中融资又是市值管理中的重要一环。企业家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点较多。
如何避免风险点,降低犯错的几率,提高融资的概率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的知识。在华太资本的市值生态体系下,融资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开始,通过利用企业终局的思维来设计和解决公司当下遇到的问题,布局未来,设计当下,制定行动计划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让企业更具有核心竞争力。
本文内容来源:张潇雨
策划/编辑/撰写 华太资本 品牌部
监制:符勇
融资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面广,企业家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点较多。如何避免风险点,降低犯错的几率,提高融资的概率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的知识。在华太资本的市值生态体系下,融资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开始,通过利用企业终局的思维来设计和解决公司当下遇到的问题,布局未来,设计当下,制定行动计划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让企业更具有核心竞争力。
符勇,市值生态链投资人,清华北大的特聘教授,专注市值管理领域20年,辅导多家企业上市。他将通过“公司终局,股权布局,融资全局,融资操作”的框架让您重构对融资的理解。
华太资本最近聚集了一群热爱学习,喜欢交流,共同进步的企业家!现在华太资本欢迎品德好,正能量的朋友一起探讨融资,市值管理的相关知识。
因为是邀请制,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华太资本微信号,备注申请:融资入群。
华太资本市值顾问
随时为您的每个咨询服务
微信号 :huataiziben
联系方式:13302849879
华太资本是“市值生态体系”创始人符勇先生在2013年创立,总部位于深圳,是一家集咨询、商学、投资为一体的科创型企业市值赋能平台。主要为企业提供投资、融资、并购、上市、市值管理、顶层设计等服务;为产业提供产业体系设计、金融整体解决方案;为地方政府产业加速器、双创生态孵化基地、科创综合体、人才孵化基地、科技产业园区、产业基金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。